Wi-Ficall又稱為Wi-Fi通話、VoWi-Fi。是一項由電訊商提供的服務,讓手機即使在沒有或訊號極弱的流動網絡環境下,只要能連上Wi-Fi網絡(部分運營商還支持使用另外一張卡的流動網絡時也接入Wi-Ficall),仍然可以照常撥打或接聽電話、收發SMS。
簡單來說,Wi-Ficall就是讓你的電話從連接運營商的基地台接入服務➡️變成了接入Wi-Fi之後通過網絡連接上運營商的核心網。
你會問🤔:我都繳納了運營商的月費,為什麼運營商卻要用我自己的Wi-Fi然後接入運營商的網絡打電話和收發SMS呢?他們是想省錢不架設新的基地台嗎?
這是因為運營商(海外)通常無法保證什麼位置都能夠完完全全覆蓋到完美能夠打電話收發SMS的手機訊號(部分運營商不支持部分國家/地區的漫遊服務),那麼通過Wi-Ficall就能極大程度的保障你的通訊不受到信號📶的影響。
好處:
1、在接入Wi-Ficall之後電話待機功耗(SIM網絡)主要出口走Wi-Fi了而不是基帶因此電話會變的省電。尤其是在SINR很差的地方不需要經常拉高PUCCH和PUSCH的功率
2、Wi-Ficall是接入到運營商的核心網裡面,所以即使在漫遊地,使用的也是本地通話(例子:台灣手機卡不開漫遊計畫只能接入中國聯通3G,無法使用VoLTE。貌似據說FET可以支持VoLTE了不需要開漫遊包,但是實測沒成功)
3、電話音質穩定,不受到遠端無線基地台使用人數的影響
重點⚠️iPhone不支持在撥打電話時候的雙通,第二張SIM會無服務,因此Wi-Ficall可以使你在打電話的時候另外一張卡也能夠駐網收銀行、軟件驗證碼
壞處:
1、Wi-Ficall需要占用你家的網絡(通話時大約64kbps「單向」上下行加一起是128kbps左右)
2、不是所有的手機支援Wi-Ficall,例如內地的安卓手機部分需要手動調整一下參數
3、電話音質取決於你家裡無線局域網以及局域網無線基地台的穩定性
4、打電話按照本地通話分鐘扣除而並非免費
再重複一次重點
重點⚠️iPhone不支持在撥打電話時候的雙通,第二張SIM會無服務,因此Wi-Ficall可以使你在打電話的時候另外一張卡也能夠駐網收銀行、軟件驗證碼(蘋果官方也建議你通過Wi-Ficall解決在SIM1打電話的時候導致SIM2無法接收驗證碼的方法)
❓Wi-Ficall又是怎麼🔗連接到你運營商的服務器呢?
以下是大致的連接原理:
1️⃣假設你的SIM卡運營商為:中華電信(中華電信不限制Wi-Ficall接入IP)⬇️
當你的手機接入到Wi-Fi之後,於是手機會在UDP500和4500端口向你的運營商服務器發送請求,連接為IPSEC加密方式。由於你的運營商不限制Wi-Ficall的接入IP,在和遠端服務器鑒權成功之後,UDP500端口會消失。然後有一個IPSEC的UDP4500一直在和你的運營商網關保持握手🤝,同時你的手機📶旁邊就會顯示Wi-Ficall字樣(CHT-Wi-Ficall、TWM-Wi-Ficall、FET-Wi-Ficall)
2️⃣假設你的SIM卡運營商為:CMHK/3HK(香港的運營商會限制Wi-Ficall的接入IP)⬇️
當你的手機接入到Wi-Fi之後,於是手機會在UDP500和4500端口向你的運營商服務器發送請求,連接為IPSEC加密方式。由於你的運營商限制Wi-Ficall的接入IP:
如果遠端服務器發現IP不符合規定,於是鑒權失敗,UDP500/4500端口斷開握手🤝
如果遠端服務器發現IP符合規定,於是鑒權成功,UDP500端口會消失。然後有一個IPSEC的UDP4500一直在和你的運營商網關保持握手🤝,同時你的手機📶旁邊就會顯示Wi-Ficall字樣(CMHK Wi-Ficall、Wi-Ficall)
Wi-Ficall還有一個運營商遠端設置:
「Wi-Ficall是否允許在漫遊的時候啟用」如果運營商開啟了這個設置,那麼在監測到你在漫遊而非本地網絡的時候,即使IP符合鑒權要求,但是手機檢測到在漫遊便會拒絕接入Wi-Ficall
雖然在iOS26以前都可以通過飛行模式開啟Wi-Ficall之後再關掉飛行模式繞過限制
但在iOS26之後蘋果修改了Wi-Ficall的定位順序便無法再繞過該限制
前面說到「Wi-Ficall需要占用你家的網絡(通話時大約64kbps)」
這個是怎麼計算的呢❓
數據為:打電話12分鐘38秒 上傳3.26MB 下載2.76MB
讓我們轉化為秒和MB:758秒、6.02MB
那麼每秒的數據約為0.00794MB/s
讓我們換成KB則是8.13KB/s
換成kbps則是64kbps
這個64kbps是單向的,由於通話是雙向的所以實際的占用需要再加多一次
也就是64+64kbps=128kbps